首页 美食 正文

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机制??在成本基础上准许有合理收益扎实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区域及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组建运作、增量配售电改革等改革工作,南方电网再次充当起试验田的角色。

此外,各省区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负责省内的电力市场化交易。输配电价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基于输配电有效资产的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电价机制。

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同时,作为拥有增量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第二类售电公司),已列入广东省售电公司目录,参与完全市场化竞争,并于8月16日通过参加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集中竞价,取得电量480万千瓦时,顺利实现第一笔售电业务,为推进售电侧改革积累经验。多方买卖助力公平交易类似沪市、深市两大股票交易市场,目前我国也有两大国家级的电力交易中心:北京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这两大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负责省间电力市场交易。省间交易方面,110月份累计完成西电东送电量1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较计划增加119.5亿千瓦时;并结合输电通道能力、来水预测等情况,以云南富余水电增送广东为重点组织开展增量市场化交易,110月份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72.5亿千瓦时,有效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杨晋柏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展示了广东电改成绩单: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输配电价改革、落实煤电价格联动、开展市场化交易等,累计为用户节约用电成本241.5亿元。南方电网作为改革的试验田,一直以来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区域及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组建运作、增量配售电等改革工作。

输配电价改革准许合理收益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将以往电网企业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改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对电网企业实行总收入监管,也就是电力体制改革中的管住中间。售电侧市场化交易方面,广东是全国首个允许售电公司参与竞争交易的省份。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目前,各地都在积极落实9号文改革内容,电改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另外,应该对有可能形成寡头的企业进行监管,一旦其市场份额超过一定比例,比如说10%,必须进行业务拆分。各省、各地区之间电价差别不能太大,否则有可能引起工业活动再转移,造成区域间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失衡。当然,电改的挑战绝不限于以上两点,后续改革会遇到的问题还会有很多,比如电改如何与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形成互动,合理确定对电网企业的考核办法与考核指标?随着煤价不断上涨,政府能否顶住压力,允许电力市场上的电价上浮,同时严肃惩处违约、违规者?电力市场如何与即将于2017年启动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相互配合,引导清洁能源发电消纳?普遍服务基金应该如何设立?是否有必要设立电改基金,用以引导落后发电企业退出,合理安置退出企业的员工?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电改的拦路虎,需要改革推动者以系统性的眼光与思维加以应对。本轮电改之前的电力系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其最大的贡献在于,电力工业发展至今,我国的电力供给相对充分,且电价并不高。

但凡事一定是利弊双生,此前的电力系统也存在着诸多缺陷。第一,我国煤电占比一直居高不下,造成电力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碳排放严重,即使依靠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零污染,碳排放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目前来看,电力监管面临着没有法源、没有人力、没有资金的窘境,实际上就是黔之驴,根本没有办法对被监管对象形成威慑力。很多工业对电价是非常敏感的,企业很可能会因为电价差异而发生大规模的位移,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在部分省份,大部分发电厂集中在一家或少数几家发电企业手中,例如粤电集团在广东省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占全省总量的1/3左右,很容易出现寡头垄断与串谋。第五,政府握有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审批权、定价权,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管制俘虏问题,因为利益驱动,电力企业有动力通过各种手段去游说监管者、影响监管者。

第三,垄断带来了资产运作低效率、利益输送等问题,还会导致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企业都有强烈的投资动机,因为投资可以增加资产,增加控制权力。电改急需应对的另一个挑战,是对电网企业的监管问题。另外,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资源,它有力地维持了交叉补贴、普遍服务,以及地区之间电价相对平衡等社会责任。这种监管办法还会遭遇准许成本不可监管性挑战。

在后续的第二阶段改革中,要谨防走调儿,坚持让市场更好地起作用,坚持让监管更加科学有效,积极应对电改中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电力虽然具有同质化属性,但其来源具有多样性,煤电、天然气发电、核电、清洁能源发电等等,每一类电源都涉及多种产业政策,比如新能源发电补贴,在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如何理顺这些产业政策,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从当前来看,本轮电改已经暴露出来的最大缺陷,是以省为单位推进改革,这等同于是在培育电力诸侯经济,造成省间壁垒进一步加强,最终形成各省市宁要本地区的高价电、不要其他省份低价电的格局,阻碍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本轮电改才刚刚步入快车道,未来的道路还有很长,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不和谐的声音,但是不能将问题归咎于任何一个参与主体,切记没有不好的企业,只有不好的制度,成功的电改,必然是建立在不断完善的制度基础之上。

在用电侧,串谋风险同样存在,例如贵州省,大工业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50%,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用电量又占大工业用电量的70%,市场集中度很高。电力,尤其是火电,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碳排放等负外部性,必须依靠环境税等干预措施将这类成本进行内部化。第四,目前的电网企业承担了部分政府部门职责,比如刚才提到的交叉补贴、普遍服务,这就导致电网独家卖电所收取的电费成了一笔糊涂账,让电网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在当前的发电侧,高效率火电机组与低效率火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差别不大,在部分地区甚至存在倒挂现象,低效机组出力多于高效机组。不过,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只是手段,通过这次电改,政府最想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存在,才有了新一轮电改,政府提出要在保留原有电力系统优点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实现电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

在这个过程当中,压缩了煤耗较高的火电机组出力,同样的电力需求下煤炭需求减少,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改革红利,而且是本轮电改所能实现的最大红利:煤炭开采量减少可以降低煤炭事故率、运煤量减少可以节约运输通道,发电环节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与碳排放。其特殊性来源于多个方面:电力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必需品,因此需要维持电力的普遍服务水平,维持交叉补贴,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人口也要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电力服务,这就会人为地造成市场扭曲。

以省为单位推进改革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会造成地区之间电价出现系统性的偏差,目前这种趋势正在显现。尤其是在电力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行标就是国标,企业不遵守规则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能源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同时,电力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存在阻力。

面对特有国情,中国目前不宜按照国际经验在电力行业推行完全的私有化,因此本轮电改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售电业务。除此之外,管住中间的电改模式,也顺应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对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大电网,在保持统一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其业务运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网企业的运营效率,也有利于设置、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与国资国企改革中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相匹配。(作者系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激活能源革命能源作为经济发展之本,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格局的多样变化,应当积极寻求安全、高效、清洁利用的发展道路,不仅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证供给安全、增加清洁能源份额,同时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创造一个有利于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因此,新一轮电改是能源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一,如果能够通过电改打破地方政府的政策藩篱,实现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电力资源,对于边际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随着电力市场不断完善,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迎来新的机遇。

为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了能源革命概念,只有能源领域的改革被上升到了革命高度,凸显出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性。电力,属于重要的能源板块,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电气化水平还将逐步提升,整个经济体系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在今年9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三家电力央企被列为首批试点央企,占据了首批试点央企的半壁江山,可见政府部门对电力领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视程度。因为电力用户侧的价格弹性较小,所以本轮电改的红利将主要集中在发电侧的市场化竞争中,配、售电业务逐步开放,主要目的是丰富电力市场主体,增强竞争性,同时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一块重要的阵地。总体来说,能源革命应该包括能源市场基本制度、能源市场竞争结构、能源市场运行机制、能源市场管理与监管体制四个方面的改革,最终目的是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其二,在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建立以后,利用市场化交易可以有效地化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难的技术性障碍。

本轮电改之前的电力系统,有优点,比如在保障电力安全方面做得不错,缺点也很明显,存在已久的电力独买-独卖、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领域的竞争活力与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能源领域的改革。本轮电改正是遵循着这一思路在向前推进,通过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让电力价格能够准确反应供需状况,让无形之手引导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等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结构。

在电力需求端,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提出,要按照能耗水平、排放水平、产业政策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单位能耗、环保排放、并网安全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才可以进入电力市场,这也体现出了本轮电改着力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进能源革命的基本原则。进入2016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加速。

第二,引入新的竞争者搅乱一江春水,用强有力的竞争向原有电网企业施加压力,增强其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倒逼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服务质量提升与创新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2015年11月,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在增量配电网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此拉开配、售电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

打赏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